首页>手册>摄影>电影导演如何设计运镜?推轨、跟踪与急摇镜头的运用

此组别内的文章

需要支持?

如果通过文档没办法解决您的问题,请提交工单获取我们的支持!

电影导演如何设计运镜?推轨、跟踪与急摇镜头的运用

随电影史发展,摄影也依从技术革新,发展出更多元的运镜方式,运用台车(Dolly)、轨道及稳定器,令镜头移动、画面构图更具新意。从Steven Spielberg、Martin Scorsese等殿堂级导演,到《乐来越爱你》导演Damien Chazelle等新生辈创作者,更依据推轨、跟踪与急摇镜头,创造独具标志性的摄影风格,缔造众多影史经典片段。

推轨镜头 Dolly Shot ——平稳推近人物与观众的距离

电影导演如何设计运镜?推轨、跟踪与急摇镜头的运用插图

电影导演如何设计运镜?推轨、跟踪与急摇镜头的运用插图1

“对Steven Spielberg来说,摄影机在故事中是积极的参与者。”
——《慕尼黑》《抢救雷恩大兵》摄影机操作员 Mitch Dubin

“推轨镜头”(Dolly Shot)代表镜头以固定焦段,运用台车平稳使摄影机运动的摄影手法 ,可以表现人物、镜头与观众的“距离”,常以向演员脸庞靠近,让观众体验角色当下情绪的方式出现;或者远离被摄物,制造其与观众之间的疏离感。

大导演Steven Spielberg便经常于作品中使用,例如:《第三类接触》中,以推轨镜头拍摄童星角色Barry,让镜位从中远景拉近至特写,表现他望见飞碟从天而降的惊喜神情。此种“放大”演员脸庞的手法,更被影迷称为“Spielberg Face”。

推轨镜头也经常与其他摄影技巧使用,如同Steven Spielberg的电影《慕尼黑》里,摄影指导Janusz Kamiński使用Cooke 25-250mm变焦镜,以推轨结合变焦效果,除创造“伪纪录片风格”,也更接近故事身处的1970年代风貌。Janusz Kamiński说:“我们用了很多推轨和变焦......那些快速、微小或优雅的变焦,便是70年代电影的特征。”

“Spielberg Face”镜头剪辑:

► 延伸阅读:大导演喜爱的摄影技巧——“推轨变焦镜头”制造迷幻效果

导演Spike Lee 的“漂浮感”双重推轨

另外,导演Spike Lee也有一种特殊的推轨镜头,常被称为“双重推轨”(Double Dolly),演员通常会直接站在台车上,使摄影机对准演员,周遭景色则随运镜更迭远离,让人物仿佛“飘浮”,以超写实、略带喜感的夸张手法,凸显角色于剧情中的处境。

甫在奥斯卡镀金的《黑色党徒》结尾,他再度运用此手法,表现男、女主角手持枪械,渴望对抗“3K党”的决心。摄影指导Chayse Irvin以仅存的Ektachrome老式底片,拍完这颗镜头,他说:“我很庆幸自己成为这颗镜头的一部份,我认为在《黑色党徒》使用它的方式,是Spike最好的一次。”

《黑色党徒》结尾运用“双重推轨”处(约20秒开始):

https://youtu.be/1_QccgBBEHc

跟踪镜头 Tracking Shot —— 展现场景的复杂细节

“Martin(Scorsese)对所有人事物,应出现在镜头的时间点,都十分精确。”
——《四海好家伙》《神鬼无间》摄影指导 Michael Ballhaus

跟踪镜头(Tracking Shot)强调以摄影机跟随被摄物,同步进行运镜拍摄。有时,呈现出的效果会与推轨镜头近似,但跟踪镜头不仅限用台车,只要镜头跟随被摄物移动,以手持、搭配吊臂或稳定器等拍摄方式,皆可被称作跟踪镜头。

这种摄影手法,常以“一镜到底”手法呈现,让画面跟随被摄物移动时,同时展现复杂的场景物件、人物动作或其馀细节。导演Martin Scorsese经常使用跟踪镜头,最著名的便是《四海好家伙》中,男主角Henry携著女伴Karen,自大街上“走后门”,穿过厨房至人满为患的Copacabana酒吧。

导演Martin Scorsese等人,谈论这颗跟踪镜头:

导演Martin Scorsese表示,这颗长达3分钟的跟踪镜头,必须要以一镜到底呈现:“你才不会感觉到有剪辑,分隔了主角与他即将进入的世界。”借由展示Henry与酒吧老板、保镳与服务员的亲密互动,表现其雄厚的黑帮势力。他说:“摄影机流畅地滑入这个世界,所有的门都向男主角敞开,仿佛走入天堂一般。”

整颗跟踪镜头,使用Arriflex 35 BL4S搭配Steadicam稳定器,仅拍摄8次便完成。稳定器操作员Larry McConkey说明,由于当时担心自己的步伐赶不及演员,因此剧组才加入遇见保镳、塞小费等丰富情节,让演员行进时可以稍作停顿。他说:“我没预料到、并且后来才发觉,这些互动最终成为镜头的核心与灵魂。”

深受Martin Scorsese影响的导演Paul Thomas Anderson,也多次使用跟踪镜头,呈现人物与场景的关系,尤其以《不羁夜》开场的镜头闻名。他说:“Scorsese为何如此令人讨厌、又超级杰出的原因,正是因为他这些疯狂的运镜,都看起来如此合理正确。”

Paul Thomas Anderson的电影剪辑片段(前四者皆为跟踪镜头):

急摇镜头 Whip Pan Shot ——帮助场面调度和后期剪辑

“这都是为了取代那些无聊的画面!”
——《活人甡吃》《玩命再劫》导演 Edgar Wright

“急摇镜头”(Whip Pan Shot)常出现于电影摄影中,即为让摄影机快速水平移动,变换场景空间或人物位置,达到场面调度的效果。比起运用剪接切换镜头的方式,“急摇镜头”让影像更有活力,也可以让观众明了,两个空间或人物间的距离差异。

当画面欲以快速剪辑,迅速切换镜头时,以急摇手法拍摄,亦可以流畅连结素材,加快叙事的步调。如《活人甡吃》主角想像“逃脱活尸计画”时,摄影指导David M. Dunlap便以急摇镜头,串接各个场景物件,令整个段落鲜活、有趣。导演Edgar Wright说:“一般人可能会以标准的正反打呈现,但这种转换画面的方式,更可以让你保有节奏感。”

► 延伸阅读:音乐飞车狂想曲——《玩命再劫》高超的剪接与混音技巧

《乐来越爱你》的“爵士”急摇镜头:

“摄影机可以垂直或水平摇动、前后推进,像是乐器或舞者一般。”
——《乐来越爱你》摄影指导 Linus Sandgren

《乐来越爱你》导演Damien Chazelle也经常以急摇镜头,让镜头移动与配乐节奏相契合。片中,当男主角在演奏钢琴时,摄影机对准他拍摄;停止演奏时,则快速移动至台下随音乐起舞的女主角,镜头即在两人间快速移动,与音乐元素完美结合。

另外,《乐来越爱你》著名的“伪一镜到底”歌舞开场,也依靠急摇镜头“协助”完成。摄影指导Linus Sandgren表示,由于需让吊臂控制的摄影机360度移动,并且避免机具移动时露出影子,因此不得不分为三颗镜头拍摄。

但为何最终仍具有“一镜到底”的效果?Linus Sandgren说,他们在每颗镜头结束与起始点,皆以急摇镜头的快速移动方式,模糊剪接点:“它看起来还是同一颗镜头......当摄影机的运动与一切同步,更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画面的情绪。”

《乐来越爱你》开场镜头:

https://youtu.be/a-4uP9K7OlM

“若能尽可能用摄影机做到所有事,那会大大增加看电影的乐趣。”
——《乐来越爱你》摄影指导 Linus Sandgren

► 延伸阅读:踏上《乐来越爱你》的逐梦之旅,交织理想与真实的复古年代

文字:黄钧浩|来源:nofilmschool, theasc, Filmmaker, Nytimes, Filmindependent, moviemaker, cinephiliabeyond, slate, deadline, david |图片来源:screenmusings, ilpost, imdb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
在线客服
幕后
点击下面图标和我们联系
2024-04-28 21:05:47
您好,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!
您的工单我们已经收到,我们将会尽快跟您联系!
[技术支持]
674316
微信号
取消

选择聊天工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