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围2019年威尼斯影展主竞赛的《星际救援》,讲述一名太空人被指派前往太阳系边际,寻找他同为太空人,却失踪二十多年的父亲。不同于一般科幻冒险片,导演James Gray(詹姆士葛雷)透过真实的科学理论,深刻描绘近未来的太空世界,并从中探讨英雄、父子关系等议题。
本文将介绍导演创作本片的理念,摄影描绘星球环境、低重力状态的技巧,以及美术、特效呈现月球场景的设计,看这部被观众评价为“太空版《现代启示录》”的作品,如何营造出极其深沉、细腻的电影质感。
透过“英雄旅程”探讨人类野心与父子情结
“如果外星生命如此丰富,为什么我们从未得到任何回音?”
——《星际救援》导演 James Gray
导演James Gray表示,根据著名的“费米悖论”(Fermi paradox),他利用神话学家Joseph Campbell的“英雄旅程”理论,创作近似史诗《奥德赛》Telemachus寻找父亲的故事,试图讨论人类野心与生活之间的关系:“英雄或许是成功的,但总是要付出代价。”
虽然有人认为本片与《现代启示录》、《2001太空漫游》有著类似概念,但其实Gray多半是透过观看6、70年代的前卫电影,找寻影像表现上的灵感,而片中的父子情结,亦是他在前作《失落之城》即欲探讨的问题,他解释:“我们都对父亲与儿子所代表的意涵,预设了一系列人类文明里的定义。”
► 延伸阅读:《登月先锋》真实还原太空任务,底片摄影呈现伟人私密情感
色彩反映主角心境,特殊摄影拍出月球景象
“不同于以往我参与过的许多电影,
这次我们有一条非常清楚的时间线连结所有的光影设计。”
——《星际救援》摄影指导 Hoyte van Hoytema
摄影指导Hoyte van Hoytema曾拍摄《云端情人》、《星际效应》等经典科幻电影,但对他来说,由于本片既要考量现实天文理论,又必须根据主角的心境转折,描述不同星球的状态,令拍摄过程充满新鲜挑战,他说:“我必须不断敦促自己,并质疑我的拍摄动机,藉以确保我选择的不是最轻松的摄影方式。”
“这些星球与太阳的实际距离,是设计光影时最重要的一个元素。不止关乎强度,也影响颜色。”van Hoytema表示,根据色彩象征主义(Color Symbolism),片中火星到海王星的路途上,除了表现人造设施的多寡和太阳距离的远近改变之外,主角心境也从温暖走向冰冷,令环境从朦胧的橘黄色,转为黯沉的深蓝色。
实景沙丘拍出月球表面
片中的月球飞车场景,是于加州杜蒙特沙丘实景拍摄。为了拍出长距离的驾车移动,并维持真实感,剧组无法以单一光源照亮整个区域,也不愿完全以CG创造场景。于是,他们将客制化的Alexa红外线摄影机,与35mm底片摄影机,装在3D摄影装备上,进行同一个角度的双机拍摄。
“这两台摄影机拍出的影像,在完美的叠合之下,令最终画面保留了完整的色彩资讯与纹理。”van Hoytema解释,由于红外线摄影机能拍的可见光相当有限,只能捕捉到明暗层次丰富的黑白画面,因此若与35mm底片摄影机拍出的彩色画面进行叠合,就能把地球上的沙漠,变成月球的灰白地景、黑暗天空。
此外,片中的低重力状态,则是透过改变影格数来创造,van Hoytema说:“我们以每秒32至36影格的方式拍摄,重现低重力状态之下的动作。借由增加一点慢动作、一点冲击上的延迟,我们能让拍摄更接近纪录片里的状态。”
建造各具特色的“月球”和“火星”基地
“我们希望月球像是被各种承包商给占领了。”
——《星际救援》艺术指导 Kevin Thompson
“在视觉上,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地自然与可信。”艺术指导Kevin Thompson表示,为了打造现实的太空基地,他与导演亲自前往NASA进行调查,发现太空科技并未在近几年有明显变化。因此,Thompson参考1989年的登月纪录片《For All Mankind》,并根据洛杉矶联合车站的内部装潢改造,替月球前哨站增加商业色彩。
设计火星的军事基地时,Thompson则是将一座旧型发电厂,以建材质感及铁锈色等元素,使该基地看起来更加古老,而他也与摄影组的光影、色调配合,加强火星基地的细节呈现。另外,在设计各基地内部时,Thompson也会刻意选用天然绿、天空蓝等地球环境色彩,烘托太空人的思乡情怀。
► 延伸阅读:如何透过色调及构图呈现《云端情人》的孤寂疏离之感
多家特效公司分头作业,复杂合成模拟真实科学情景
“不管结果如何,我们都要试著做出符合科学的真实情形。
如果我们没有做到这一点,观众很难立刻相信这一切。”
—— 《星际救援》视觉特效总监 Allen Maris
本片的特效镜头多且复杂,视觉特效总监Allen Maris为使画面呈现,能够尽可能地达到最佳效果,分别将不同镜头与场景,发包给各大特效公司。例如,Mr X公司负责太空天线爆炸片段;Method Studios负责月球飞车片段;Weta Digital公司负责狒狒攻击片段;MPC公司则负责火箭“仙王号”的升空片段。
太空天线爆炸场面
该片段主要是先在棚内40英尺高的太空天线上,以蓝幕拍摄演员Brad Pitt的近距离画面,之后再由特技演员与摄影机操作员,一起到户外从13000英尺的高空跳伞,拍出惊险的坠落画面。最后,特效公司再以动画软件Maya、游戏引擎Unreal Engine等,打造周遭的地球、大气层及爆破火花等全CG环境。
月球海盗飞车场面
“你很难不喜欢月球飞车场面。”Maris解释,该片段是电影中最难制作的特效场景。由于月球上的引力不同于地球,特效公司必须注意车体行驶或撞毁时,尘土与零件的喷飞速度及重力影响,因此需以CG环境取代拍摄素材里的车体周边地面,而远处追赶的探测车,亦需以电脑动画呈现。
太空狒狒的攻击
Weta Digital公司曾参与《猩球崛起》系列电影,对猿类合成熟悉。考量到太空狒狒不但出现在零重力的太空舱里,而且该片段有多个镜位变化,很难直接合成CG狒狒,特效公司决定找来女性特技演员,先研究如何表演身处在零重力环境的状态,再透过她身上的动作感测器,将狒狒的形象合成上去。
火星上的“仙王号”
MPC公司曾参与制作《普罗米修斯》、《绝地救援》等电影,是以合成软件Nuke工作。在合成“仙王号”升空场景时,他们反复研究NASA影像资料,除了须注意火箭在画面上的大小比例、喷射火光的亮度及方向之外,特效公司也透过合成沙尘暴的2D实拍影片,加强火星场景的真实感。
► 延伸阅读:精雕“虚拟”人工智能——《人造意识》鬼斧神工的特效与摄影
“这部电影不是幻想,它是科幻小说,或者说准科学事实。”
——《星际救援》导演 James Gray
面对观众将《现代启示录》、《2001太空漫游》等经典电影,与《星际救援》相互进行比较,导演James Gray虽然否认自己的灵感来源于此,并自认本片比前者更当代、比后者更真实,但他仍打趣地称道:“请不要误会我,《2001太空漫游》是有史以来最棒的前五部电影之一。”
文字:邱昶维|来源:awn, motionpictures, toolfarm, beforesandafters, beforesandafters, artofvfx, gq, latimes, edition, variety, indiewire, nofilmschool, gamesradar, vulture, fxguide, youtube|图片来源:beforesandafters, bocamag, ccswin, deadline, fxguide, imdb, motionpictures, youtub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