犯罪剧情片《悲惨世界》,讲述一名年轻警察调职到巴黎后,与他的两名新同事一起协寻马戏团遗失的幼狮,但三人却在执法过程里,跟当地的非裔少年发生冲突,并逐渐引发一场难以控制的混乱局面。
本片不仅荣获法国凯萨奖多项提名,亦入围各大国际电影奖,展现导演Ladj Ly首部长片作品的生猛之力,而他纪录片式的电影美学,以及与摄影指导Julien Poupard的合作,更呈现法国移民社会的残酷现象与困苦生活,令人震撼。
揭露当代的“悲惨世界”,不偏袒任一方的观点
“这部电影来自我的一生、我的过去,它就像是我的自传。”
——导演 Ladj Ly
导演Ladj Ly从小成长在巴黎郊区,长期目睹生活周遭攸关贫富差距、种族歧视等现象,而警察滥权执法的暴力行径,更是他亟欲反抗的社会问题。自从2005年法国巴黎暴动事件后,Ly开始构思本片的故事,并借19世纪文学家雨果的作品《悲惨世界》之名,描绘社会情况几乎相同的当代“悲惨世界”。
“在我看来,‘悲惨世界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悲惨的。”Ly表示,本片的观点是以三名警察跟非裔少年群体为主,虽然他对警察执法充满意见,但也能理解警察在那些艰困的环境里执法时,亦要克服许多危险情境,所以Ly决定如实呈现双方观点,并强调:“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拍得准确,不偏袒任何一方。”
►延伸阅读:突破传统类型框架,《美国动物》融合纪录与剧情的叙事尝试
描绘真实的戏剧性故事,非职业演员塑造写实情景
“我觉得很多法国电影都非常无聊,
因为我没办法在里面找到可以认同的角色跟处境。”
——导演 Ladj Ly
“我有一个电影的结构,但我是拍纪录片出身,所以我总是在纪录事物。”导演Ladj Ly说明,由于他不曾就读电影学校,也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电影迷,所以拍摄本片时,他不以电影术语沟通,而是把戏剧故事带入现实环境,尝试重现那些真实事件的案发现场。
不过,Ly深受美国黑人电影的影响,并提及《黑潮麦尔坎》、《街区男孩》等90年代电影对他的启发,而近年题材雷同的电影《震撼教育》和《底特律》,更是促使Ly拍摄本片的重要关键,他解释:“你会发现到处都有类似的事情,就此而言,我的电影不仅是在描绘巴黎,更是整个世界。”
指导非职业演员的过程
“当那些孩子开始拍摄时,我只是把他们放进情境之中。”导演Ladj Ly表示,本片除了三名警察及少数角色是职业演员,大部分的非裔少年们,几乎都是住在拍摄现场附近的非职业演员,他坦言:“我没有给这些孩子看剧本,他们到片场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,但我用非常多的时间跟他们说话。”
由于剧情跟拍摄环境非常贴近少年们的生活,剧组的工作不仅相当顺利,在拍摄高难度的百人楼梯间暴动场面时,Ly也仅用两天的时间,便轻松捕捉到许多珍贵的素材。有趣的是,Ly反而认为片中一段相对静态的酒吧戏非常难拍,他解释:“演员有非常多台词,他们必须一直表演到这场戏结束。”
►延伸阅读:《我想有个家》手持摄影深入儿童视角,关注黎巴嫩贫困街头
纪录片式的影像美学,混用多种拍摄器材与视角
“我们需要一种美学的依据,一种像是纪录片般的拍摄风格,
允许我们捕捉一些真实片段或无法预料的情景。”
——摄影指导 Julien Poupard
在考量剧组预算之下,导演Ladj Ly安排两台摄影机同时拍摄,令摄影指导Julien Poupard得以运用有限的剧组人员,在同一场表演里拍出两个镜头观点。例如,拍摄警车上的对话时,Poupard即是令一个操作员以肩上手持的望远镜头,从车子的正面拍摄,另一个操作员则于车子侧边拍摄,同时捕捉前座跟后座的演员。
此外,Ly也希望混合使用摇臂摄影、肩上手持及无人空拍机等摄影技巧,让Poupard决定使用15-40mm、28-76mm及45-120mm等三种变焦镜头,拍摄不同视角的画面,并搭配快速或慢速变焦技巧,描绘影像里的情感波动,他表示:“导演希望摄影机既像是一个人的观点,又能有动作片常见的镜头语言。”
目睹真相的空拍机视角
“空拍机画面不但是影像风格,更是整个故事的核心!”摄影指导Julien Poupard强调,片中空拍机录到警方执法过当的画面,其实就是整部片所欲传达的概念——让摄影机成为武器。因此,Poupard利用空拍机平稳、客观的拍摄特点,使观众察觉自己与角色们深陷暴力场景时的距离,进而反思自身与社会新闻的关联性。
►延伸阅读:无人空拍机捕捉电影场景,《哈利波特》《007》《权力游戏》运用盘点
“我认为电影是一种工具,它能够激起革命的力量,
并且挑战现状,带来永久的改变。”
——导演 Ladj Ly
随著《悲惨世界》不断获得观众跟影评的赞赏,法国总统马克宏也受邀观看本片,并因此深受感动,下令要重新检视巴黎郊区的管理状况。尽管相关政策尚未落实,但Ly仍盼望他的作品终有改变世界的机会,他说:“我认为怀抱希望真的很重要。我期待看到越来越多像我一样的人,拍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电影。”
文字:邱昶维|来源:afcinema, ascmag, indiewire, thefilmexperience, moveablefest, slantmagazine|图片来源:ascmag, telerama, timemagazine, twimg, youtub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