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骇客任务》于1999年由The Wachowskis姊妹指导、Keanu Reeves主演,片中大胆融合虚拟实境、科幻赛博格元素,兼并深度的哲学省思与叹为观止的动作武打,成为跨世纪经典,历经20年仍历久不衰,被IMDB网站票选为影史十大科幻片之一。
团队为打造独一无二的“母体”(Matrix)世界观,不仅找来漫画家设计分镜草图,并运用场景、滤镜与光线,揉合出鲜明且诡谲的色彩。摄影方面更勇于创新,结合当时最新特效技术,研发出著名的“子弹时间”(Bullet Time),以慢动作展现角色Neo闪躲子弹的时刻,成就影史著名的动作场面。
科幻+武术+哲学=《骇客任务》?华斯基姊妹不落俗套的创作思维
“我们仔细研究了每一帧画面,探索如何拍摄每一颗镜头。”
——《骇客任务》导演 Lana Wachowski
The Wachowskis姊妹自幼便热爱电影,1980年代观赏《银翼杀手》后,即对片中阴郁、污秽的赛博格(Cyborg)世界念念不忘:“当时除了我们,每个人都讨厌这部片。”当两人发想创作《骇客任务》时,《银翼杀手》、《2001太空漫游》、《阿尔发城》等科幻电影,便成为故事重要的参照对象之一。
“那时候,我们也已经厌倦没内容的流水帐动作电影。”因此,The Wachowskis不仅将本片设定为科幻动作片,更引入港片武打、禅宗思维、量子力学等内容,却也因其复杂的叙事结构、视觉概念,无法被电影公司高层及制作人理解。Lana Wachowski说:“这几乎成了个笑话,人们认为它太繁复、太庞杂。”
聘请漫画家绘制分镜草图
为改善此问题,The Wachowskis除将剧本,缩限为三部曲架构,更邀请多位漫画家,参与视觉概念设计、绘制部分故事分镜。Lana Wachowski说:“这些朋友为我们画出动作细节、视觉时刻及风格化的画面。”例如:《Hard Boiled》著名漫画家Geof Darrow,便设计出著名的“Sentinel”乌贼型战机、发电厂阴沉的外观。
另一位奠定美学的功臣——漫画家Steve Skroce,曾参与漫威系列《金钢狼》、《蜘蛛人》创作,为本片绘制高达600张的分镜草图,而后也为两部续集创作。Steve Skroce回顾起制作过程,常需描绘动作场面细节,因此绘制续集中的飞车场面时,他便运用玩具车、模型人物,推演及模拟出真实的场景画面。
如何辨识是否被“母体”操控?母体与现实世界的场景设计差异
“母体无所不在、随处可见。”——《骇客任务》台词
《骇客任务》一片中的两大场景,主要分为被母体操控、模拟出的“假现实”,以及2197年真实的未来世界,两者就设计理念、色彩风格呈现明显对比。
母体世界:毫无吸引力的20世纪景观
电影虽设定主角Neo原生活于美国城市,但剧组实际则于澳洲雪梨拍摄外景,不仅考量于成本,更由于雪梨拥有20世纪的现代城市景观,街景充斥钢筋与玻璃镜面的大楼。艺术指导Owen Paterson认为,乏味单调但写实的市街风格,正凸显电影的主轴:“看似越是真实的事物,实际上往往却是虚拟的。”
内景部分,包含办公室、审讯室等场景,同样于雪梨片场中拍摄。美术团队刻意在场景加入“格状元素”,包含墙壁、天花板及地板等,宛如Neo生存于棋盘式的方格中,暗示此世界全由母体电脑精算制造。Owen Paterson说:“我们希望借由非常明确的网格元素,传达出一种‘人为控制’的氛围。”
未来世界:令人厌恶的暗黑世界
片中设定的未来世界,因人类受母体控制已超过百年,未建造、发明任何新事物,外观污秽陈旧、布满铁锈。例如:剧中Neo吞下药丸的Lafayette酒店场景,布景美术师(Scenic Artist)便制作出剥落墙壁、破旧窗帘及地毯。Owen Paterson说:“这让所有东西,看起来潮湿、腐烂、令人厌恶。”
片中设计也混合复古、现代元素,如反叛军所使用的Nebuchadnezzar战舰,便参考20世纪初期的船舰构造,具有巨大的钢筋结构,又参杂精细复杂的机械零件,宛如船马达、汽车化油器或火箭马达的综合体。Owen Paterson解释:“这台机器,最初可能建造的像海军船只,100年间被反复整修,让它可以重新启动再利用。”
► 延伸阅读:DC 封面人物|走进电影美术的世界——美术指导吴忠宪专访
为什么“母体”都是绿色?摄影如何打光与运镜
“我们问自己‘最不吸引人的颜色是什么?’,我想大家都同意是绿色。”
——《骇客任务》摄影指导 Bill Pope
《骇客任务》以Panavision Platinum摄影机、同牌定焦镜头拍摄,并运用高宽容度的Kodak Vision 200T 5274底片拍摄外景、特效场景,Vision 500T 5279则用于拍摄内景,摄影指导 Bill Pope说:“我特别喜欢后者的外观,可以看见轻微的颗粒感。”全片更以Super 35mm画幅、2.35:1宽萤幕比例,达到极具“电影感”的画面效果。
从打光色调呈现两种世界之区别
母体与未来真实世界的差异,也借由摄影及打光技巧加强。母体世界中,为呈现出病态、扭曲感,绿色作为贯穿全片的主色系,除部分搭建内景采用该颜色外,Bill Pope更经常以绿色滤镜拍摄,并运用Translight透光背景纸,令外景天空更加白皙生硬:“母体的视觉外观,应该要让人感到𫫇心!”
相较之下,真实世界中因阳光被遮蔽,蓝色被设定为主色调,视觉显得更为冷静而抑郁。例如:片中部分场景,以钨丝棚灯加装1/4 CTB的蓝色滤纸,作为场景的主要光源;拍摄Nebuchadnezzar战舰时,更运用Kino Flo灯具的柔和光线,映照战舰蓝色的缆线、萤幕,产生蓝色光晕的效果。
► 延伸阅读:电影的色彩机密——《骇客任务》《刺激1995》中的用色意涵
高速摄影、慢动作呈现动作场面细节
由于动作场面为电影重头戏, Bill Pope与导演调整帧数,设定以每秒300帧进行高速摄影(High-speed Photography),再以慢动作(Slow Motion)呈现武打、弹药飞射的细节。导演Lana Wachowski表示此尝试,发想于主角Neo具有超脱物理限制的武功,片中大厅打斗、直升机坠毁等经典场景,皆采用该手法呈现。
由于高速摄影,需仰赖大规模的照明,才能成功打亮场景,灯光师Reg Garside说明:“我们需要大量的光线,才能在光圈T值2.8的基本拍摄,以及高速摄影所需的T值16之间切换。”因此,剧组在拍摄巨大场景如:政府大厅、地铁站时,即准备高达1000盏的PAR Can 筒灯,快速通过调光器,控制灯光开关、光量多寡。
如何拍出“子弹时间”?摄影与特效创造影史经典镜头
“子弹时间就像一种‘上帝视角’,
或者电玩、虚拟实境里,你能够操控世界的那种状态。”
——《骇客任务》特效总监 John Gaeta
《骇客任务》的剧本对结尾时,反派开枪射击Neo的场景如此描述:“他的枪轰声大响,我们遁入宛如液体状态的......‘子弹时间’。”导演企图让摄影机以常规速度移动,但又慢速捕捉至子弹与Neo擦身而过的时刻,极度考验当时的拍摄技术,团队甚至曾考虑以小型火箭装载摄影机拍摄,但碍于安全性及技术考量,并未实际执行。
特效总监John Gaeta与Manex团队最终构思,将120台摄影机呈圆弧形架设于棚内,按照电脑预设排序,每台摄影机间隔1秒依序拍摄,团队再以光流(Optical Flow)概念进行特效后制,为不同摄影机所捕捉到的图像,加入“淡入”、“淡出”效果,填充在画面之间,造就流畅完整、高达每秒12000帧的动态效果。
“子弹时间”屋顶场景的幕后花絮:
“我们让摄影机的时空,与故事的时空完全分离。”John Gaeta说道。为完成此浩大工程,团队更在拍摄前,透过程式进行虚拟视觉预览(Previz),确认摄影机的位置、曝光程度。另外,进行圆弧形拍摄时,每台摄影机都会捕捉到其馀的镜头,技术总监George Borshukov更建立场景的3D模型,细部遮盖掉“穿帮”的摄影机。
而后的两集续集中,“子弹时间”也持续被运用,更促使全像捕捉术(Universal Capture)的开发,先由摄影机获得高解析度的画面数据,再经程式转换为虚拟影像,广泛运用于特效电影、电玩及动画制作中。
► 延伸阅读:穿梭自如的时间,电影与广告的静止时间如何表现?
《骇客任务》不仅造就票房与评价双赢,也荣获视觉特效等四项奥斯卡技术大奖,近期更被美国摄影师协会,票选为影史百大摄影作品之一。回顾《骇客任务》的制作过程,即使遭遇创作瓶颈、投资方质疑及技术执行困难等问题,The Wachowski就如同主角Neo一般,勇于吞下红色药丸,开创出属于她们的电影仙境。
“我们决心要加入更多想法到电影中,有目的地拍出人们不曾见过的影像。”
——导演 Lana Wachowski
《骇客任务》预告:
文字:黄钧浩|来源:ascmag, matrixfans, slashfilm, cinemareview, whoaisnotme, filmfestival, cinephiliabeyond, creativeplanetnetwork, wired, theguardian|图片来源:newyorker, themoonsofmars, cellcode, matrixfans, wallpapercraze, ascma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