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手册>道具>《女巫》写实摄影捕捉阴森氛围,服装、配乐诠释真实历史题材

《女巫》写实摄影捕捉阴森氛围,服装、配乐诠释真实历史题材

超自然恐怖片《女巫》,讲述17世纪“塞勒姆审巫案”前夕,美国新英格兰的清教徒家庭,因故迁居到荒野森林旁后,开始遭遇诡异的超自然事件,让主角Thomasin不仅受到双亲指控是“女巫”的化身,一家人的信仰也因此逐渐崩解,陷入彼此相互猜疑的噩梦。

尽管《女巫》是导演Robert Eggers的首部剧情长片,但他与团队出色的美学观点,以及对自然、恐怖元素的精准掌握,完美营造令人战栗的压抑氛围,让本片不仅曾于日舞影展获得最佳导演奖,更受到恐怖作家Stephen King(史蒂芬金)等人推崇备至。

建立逼真的新英格兰世界,演员重拾历史生活感

《女巫》写实摄影捕捉阴森氛围,服装、配乐诠释真实历史题材插图

“我们必须回到过去的世界,才能开始相信女巫的存在。”
──《女巫》导演 Robert Eggers

导演Robert Eggers曾任艺术指导、服装设计等职位,于剧场界、电视圈打滚多年,但梦想成为导演的他,决定以画家Goya(哥雅)的名画《Witches' Sabbath》为发想,创作与童年阴影有关的“女巫”题材,并亲自研究早期新英格兰文化,耗费4年时间撰写剧本,打造传递女权主义思想的骇人故事。

透过与艺术指导Craig Lathrop的合作,两人实地走访美国麻州偏远地区,并研究新英格兰的古老房屋结构图,发现当时的建筑材料多以木头、泥土和粪便为主,使得整部电影的色彩,必须设定为灰暗色调,而Eggers亦开始观摩荷兰、法国17世纪的绘画,以便想像新英格贫穷人家的生活情况。

善用技巧指导年轻演员

《女巫》写实摄影捕捉阴森氛围,服装、配乐诠释真实历史题材插图1

为呈现真实可信的电影世界,Eggers决定以相对私密的观点,塑造宛若自身童年记忆的17世纪英格兰,也因此,他除令剧组采用真实建筑及全手工家俱,打造充满日常感的片场之外,也试图引导演员们融入当地生活,让演员Anya Taylor-Joy赞赏:“在这个完美世界里,我们真的可以彻底成为那些角色。”

另外,由于Eggers过去曾多次演出莎剧,擅长口白训练,因此能够引导少年演员Harvey Scrimshaw以及幼年双胞胎演员,说出片中较为生涩、复杂的古老用语,而Eggers亦透过设计精准的指定动作,让年轻演员们不必完全理解故事内容,即可做出符合情节的诡异举止,藉以保护其身心发展。

► 延伸阅读:“厉阴宅宇宙”最黑暗篇章──《鬼修女》重现哥德式恐怖美学

善用幽闭景框比例,捕捉自然光环境的写实面貌

《女巫》写实摄影捕捉阴森氛围,服装、配乐诠释真实历史题材插图2

《女巫》写实摄影捕捉阴森氛围,服装、配乐诠释真实历史题材插图3

“当我看见剧本里出现非常有感的画面时,
我就会把它拆解成可以被摄影镜头拍出来的状态。”
──《女巫》摄影指导 Jarin Blaschke

“这个比例是一种‘永恒’的象征,而且非常吸引人。”摄影指导Jarin Blaschke解释,原本导演Robert Eggers想以1:1.33的景框比例拍摄,但他读过剧本之后,却建议改用1:1.66拍摄,令画面既能呈现古典绘画的比例,又可容纳更多的影像空间,增添影像的幽闭感。

全片主要是以自然光拍摄而成,剧组特别选在春天的加拿大安大略省,以当地季节性的毛毛雨及阴天景象,透过数位摄影机Alexa Plus和Cooke镜头,捕捉室外的灰濛状态,并辅以蜂蜡蜡烛,点缀阴暗的室内空间,Blaschke表示:“这样子的灯光设置,能够让我不必考量灯光效果,只需尽可能地捕捉真实。”。

低对比影像的阴郁美学

《女巫》写实摄影捕捉阴森氛围,服装、配乐诠释真实历史题材插图4

《女巫》写实摄影捕捉阴森氛围,服装、配乐诠释真实历史题材插图5

在考量真实感和自然光等因素后,Blaschke决定避免拍摄强光,并利用曝光不足的特性,降低画面的明暗对比度,藉以维持阴森气氛。他解释,若将色调范围的数值分作1-10,一般白人皮肤在日光下的量值通常为6,但本片只有呈现5或4.5,使观众在视觉上便能感受到压抑情绪。

此外,Blaschke非常强调影像的深度,透过长时间稳定的前后移动,以及拍摄超自然现象时,将影格速率从正常的24调为27等手法,他试图营造视觉上的不自然,令观众感到不安;然而,大多评论却都只有注意到本片定镜的运用,令Blaschke有些哭笑不得,并说:“或许我们的摄影机运动,已经化于无形之中。”

► 延伸阅读:《真宠》打破宫廷剧传统,鱼眼镜头捕捉现代感场景、服装

重现真实的清教徒生活,服装、配乐强化阴森氛围

《女巫》写实摄影捕捉阴森氛围,服装、配乐诠释真实历史题材插图6

“在没有照片的时代里,尽可能地找到能够相互参考的资料,
并依此制定造型样式,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。”
──《女巫》服装设计 Linda Muir

根据历史服装专书《Patterns of Fashion》,服装设计Linda Muir发现,当时英国移民的穿著,多半是以羊毛、亚麻等质料制成。于是,她手绘设计草图,亲自寻购材料,待导演同意之后,才将服装制作完成,再以染色、打磨等方式进行仿旧(aging techniques),使其外观拥有更多的日常生活痕迹。

“类型电影会影响电影的潜在色调。”Muir解释,原本她误以为清教徒的穿著只有黑、白两色,但经导演Robert Eggers提点后,她才得知当时早已盛行利用植物染料,制作不同颜色的羊毛布;因此,她除利用颜色来表现人物特性之外,亦考量本片类型,刻意选择色泽相对柔和的染料,使整体色彩偏向灰色调。

《女巫》写实摄影捕捉阴森氛围,服装、配乐诠释真实历史题材插图7

例如,女主角Thomasin(Anya Taylor-Joy饰演)的粉红色羊毛衣裳,即是参考茜草根或地衣制成的天然染料颜色,藉以呈现她青春期无忧无虑的生活,但也同时预告故事后段,她将逐渐改变的心态,Muir说:“在某些情况下,粉红色成熟之后,就会变成红色。”

流露超自然力量的恐怖配乐

《女巫》写实摄影捕捉阴森氛围,服装、配乐诠释真实历史题材插图8

一开始,导演Eggers其实不想要有任何配乐,但经配乐师Mark Korven建议后,两人决定参考名曲〈Threnody to the Victims of Hiroshima〉,希望透过不和谐、无旋律的乐曲,加强超自然力量的威胁性,而Korven也坦承:“这部电影的配乐,其实就是扮演女巫或撒旦的角色。”

Korven解释,片中配乐主要是以瑞典有键提琴Nyckelharpa、波罗的海古弦琴Jouhikko、欧洲手摇琴等,中世纪前后的演奏乐器,以及恐怖片配乐常用乐器Waterphone(水琴),透过即兴演奏的方式谱曲而成。

其中,极其骇人的配乐曲目〈Witch's Coven〉,更是参考真实的黑魔法颂歌后,在诡异、黑暗的空间里,利用合唱团和廉价大提琴创作而成,Korven表示:“这首歌真的有点把我们的录音师给吓坏了!”

“如果你想让观众注意到人物的内心世界,那就加强配乐。
若是要注意人物的外在环境,那就加强声音。”
──《女巫》配乐师 Mark Korven

► 延伸阅读:《我们》以服装打造全新骇人形象,剪接、配乐深化惊悚氛围

2019年坎城影展,导演Robert Eggers再次与《女巫》制作团队合作,推出哥德式恐怖新作《The Lighthouse》(暂译《灯塔》),其不仅以场刊分数4.25的高分,再次博得众人瞩目,更于赛外的坎城导演双周影展,荣获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,令人期待。

文字:邱昶维|来源:bloodydisgusting, emertainmentmonthly, theverge, format, indiewire, variety, brightlightsfilm, filmmusicmag, thesoundarchitect, comingsoon, independent, moviemaker,|图片来源:brightlightsfilm, filmcomment, imdb, yellowbarrel, space, the2shot, timemagazine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
在线客服
幕后
点击下面图标和我们联系
2024-04-28 09:50:42
您好,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!
您的工单我们已经收到,我们将会尽快跟您联系!
[技术支持]
674316
微信号
取消

选择聊天工具: